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从高调到避讳的“香烟政治学”

2011-01-23 16:04 《齐鲁周刊》/ 吴越 /

  伴随香烟的发展历程,香烟与政治从亲密接触到分道扬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兴趣的焦点。你会发现,从关系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到隐秘的私人世界,香烟曾经无处不在,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话题。

 

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毛泽东一生嗜好香烟,在他留给世人的诸多影视、图片、文字资料中,手夹香烟成了他的公众形象。可以说一支香烟就是毛泽东不会说话、只会冒烟的战斗部队。


  美国作家特里尔撰写的《毛泽东传》,曾多次提到毛泽东吸烟的情景,第一次提到是在长征路上:“对烟草的新发现使毛泽东即使在最晦气的日子里也能振作起来。”特里尔这样描述和评价毛泽东的吸烟史:“毛泽东至少有60年的抽烟历史,可能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毛抽掉的卷烟多。”


  沙家店战役,毛泽东“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三天两夜,整整吸掉五包烟。1950年他三天三夜没睡觉,“一支接一支吸烟”,随后做出派遣志愿军赴朝的决定。当他听到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先是一怔,后将眼光移向烟盒……他没有哭,而是一支接一支吸烟。


  毛泽东一生中主要吸的是“纸烟”。战争年代的纸烟来源主要是国民党军队“进贡”战利品。因此,香烟的牌子自然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他曾经戏称之为“吃百家饭,抽百家烟”。战争年代,毛泽东抽烟没有保障,大都是战士们缴获什么烟就抽什么烟,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卷烟。没有这种烟的时候,毛泽东烟瘾来了就用纸卷成喇叭筒,里面包点烟丝。长征途中,无处寻烟,毛泽东就设法用树皮、稻草来代替。


  1958年6月7日,外交部长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招呼大使们入座,递上一支烟给陈毅,陈毅摆了摆手说:“我戒了”。毛泽东笑着把烟放在嘴上,说:“还是你有决心,我戒不了。”不过,在毛泽东一生中,还真有一次控制住了烟瘾。那是1945年与蒋介石谈判时,他始终未抽一支烟。这一点,曾使许多人佩服。蒋介石告诉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时,告诉毛泽东说:“苏联的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可能不会逝世得那么早。”这名话也许真的触动了毛泽东,他虽然从没有想过活到一万岁,但他和常人一样同样感觉到了生命对一个人的可贵,他决定远离香烟,珍爱生命。


  毛泽东是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但唯在香烟面前始终抵不住诱惑,屡次被白纸裹着的烟棒炮弹所击倒。此次戒烟的10个月后,他厚重缩拢的嘴上再次叨上了香烟,吸烟时再次发出了咝咝的响声,依然是涛声依旧。


  毛泽东的晚年疾病缠身,血压偏高,眼睛又患白内障,常有咳嗽,终于下决心戒烟。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煎熬,毛泽东终于丢掉了伴随他60多年的香烟,脱离了“烟民世界”,此时已是他去世的前一年。


  
共和国三大烟民的“烟盒外交”


  烟盒互赠成为政治家们增进感情,进行交流的方式,这一点在毛泽东、刘少奇和邓小平身上体现比较明显。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毛泽东喜欢吸烟是人尽皆知的。于是,尼克松选择了一件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刻有美国之鹰的纯银烟盒作为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毛泽东当即挥毫写下几个条幅赠送给尼克松,内容是:“老头坐凳”、“嫦娥奔月”和“走马看花”,极具意境。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同样赠送给邓小平一件带有米字纹图案,并配有英文:“在这为签署联合王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而专程访问北京的重大时刻……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赠邓小平”字样的银质烟盒。


  作为共和国领导人中著名的“三大烟民”之一的刘少奇,自然也少不了收到与烟有关的礼物。1963年,在访问缅甸期间,缅甸联邦主席和政府总理吴努向刘少奇赠送了长方木烟盒。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会谈。当时,邓小平笑着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卡特答:“没有。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乡种植大量烟草。”邓小平听后笑了,随即取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吸了起来。对于邓小平这种开朗和坦率的性格,卡特表示十分喜欢。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老布什。当布什首先转达对邓小平夫人卓琳的问候时,邓小平说:“谢谢,她身体不如我好。”随即,布什问:“她也同你一样吸烟吗?”邓小平回答:“她根本不抽烟,所以她身体不好。”全场人都笑了,气氛也活跃起来。


  “烟荒”来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妙招。在长征途中,因为没有烟,邓小平就和罗荣桓沿路找点破纸、干树叶子,然后包在一起当烟抽。上世纪20年代初,刘少奇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时,常常等不到发薪,他的烟盒就空了。为了备“烟荒”,他就将平时吸剩的烟头留下来,没烟抽时,就用纸卷着这些剩下的碎烟头抽。
  
 

从丘吉尔到奥巴马,政治家禁烟史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里写道:这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刻,即“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而就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丘吉尔手里握着一支结实的石楠根烟斗,斯大林那一排浓重胡须下面叼着一支巨大的枣木烟斗,罗斯福抽的是“骆驼”牌香烟——但是他把他的烟卷装在一支长长的烟嘴里。


  斯大林吸烟达50年之久,有人说他手上的烟斗,是他政治生涯中唯一不被猜疑的伴侣。1943年11月,他在德黑兰同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会面时,因为招待的是贵宾,没有带烟斗,而拿特别准备的烟盒请美国客人抽烟,以至于罗斯福奇怪地问道:“斯大林元帅,你那赫赫有名的烟斗哪里去了?”有一幅绘画,题记说“斯大林的烟斗,喷倒了人民的敌人!”这未免有些夸张。但这位苏联的大人物在处理公务时嘴里常常是含着烟斗,这一点是确确实实的。

  美国总统大都有抽烟的记录。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抽烟也很多,他的医生曾强烈要求他把烟戒掉,却终未奏效。但这位政治家在重要的外交场合,很注意吸烟这个小节。凡要拍照时,他总是自觉地把雪茄放在一边。


  现而今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少有抽烟,就是抽烟也会避免大庭广众之下,像利比亚的卡扎菲那样不避嫌的不多了。比如号称“第一烟民”的奥巴马在当选不久就公开承诺戒烟,全国广播公司(NBC)“与新闻界对话”节目中,奥巴马表示将遵守白宫内不得吸烟的规定。“你不会看到我在白宫内吸烟。”


  古巴的卡斯特罗,带头戒烟,公开告别了与他有44年缘分的雪茄。尽管在刚戒烟的头5年里多次梦见美妙无比的雪茄,但他终于没有自毁一个戒烟元首的形象。为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给他一枚特别奖章,以表彰他对人类戒烟运动所作的贡献。


  此一时彼一时,政治家与香烟亲密接触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返了。

 

■链接

 

数字看烟草

 

□杨梅

 

5131.1亿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通报的数据,仅在2009年,中国烟草行业年产生了高达5131.1亿的工商税利,同比增长12.2%,其中税费高达4163.4亿元,同比增加864.6亿元,增长26.2%。


 
1700亿支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约1/3的烟草(243.5万吨烟叶),中国生产并消费了全球1/3的卷烟(1700亿支)。


 
300万
   《2010中国控烟报告》说,到2030年,中国吸烟导致的年死亡归因会达到300万,占40岁以上人群死亡归因总数的25%。因为,吸烟导致的包括医疗成本、劳动力损失等。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正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

 

45%
  上世纪90年代,烟草利税在云南财政收入中比重最高曾达75%左右,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烟草利税所占比重虽越来越少,但依然维持在40%-45%左右,烟草业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难以动摇。


 
8个亿
    有人估计,烟草业每天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超过8个亿,目前中国有烟农360多万人,零售客户400多万户,烟草行业有50万名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