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经典爱情读本

2010-12-31 23:01 《齐鲁周刊》/ 吴越 /

 无论是白头偕老,还是坚守一份爱情至死不渝,还是相忘于江湖,那些与爱有关的往事,至今读来依旧让人神往。

境界一: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那一年,她19,他32。


  作为笔友他们通信已有半年,彼此也有些了解,但见面还是第一次,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他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见了年轻的她竟有些滔滔不绝,如遇知己。


  这是巴金第一次见到萧珊,他们马拉松式的恋爱,前后持续了8年之久。1944年5月1日,40岁的巴金和27岁的萧珊终于决定在贵阳结婚。他们始终相亲相爱,28年的婚姻生活中,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文革中巴金屡遭批判,萧珊不离不弃。


  1972年7月中旬,萧珊查出患有肠癌。月底住进医院,一切都已来不及了。巴金这才被获准回家照顾妻子,他每天去医院陪伴妻子,多争取一些相处的时间。8月8日,萧珊临进手术室时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这是他们结婚28年来她第一次说出离别的话。


  手术后的第五天中午,萧珊去世。巴金不舍得与妻子永别,他将妻子的骨灰放在他们的卧室里,床头放着妻子的遗像,还有她曾经写过的作品,他也放在手边随时翻阅,思念过往。他常常对着妻子的物品发呆,心潮澎湃却写不出一个字。时时在睡梦中呼唤着妻子的小名,一次次醒来却发现只有他一人孤寂地躺在床上。他在思念中写下《怀念萧珊》、《再忆萧珊》和《那双美丽的眼睛》等充满深情的文章,重温与妻子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念着妻子的名字安详地去了。

 

境界二:为了爱情终身不娶


  金岳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国第一批院士。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


  他一直恋着林徽因。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


  据说,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身未娶,独自一人度过50余载春秋,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后,当他已是80高龄,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早年的照片来请他辨别的时候,他仍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语不发,紧紧握着照片,许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他会想起她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她永远都是17岁的那个穿白衣的女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微笑起来,叹息着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她,在他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人间四月天。

 

境界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苏曼殊是情僧,他平生只真爱过一个少女。那年他16岁,在日本找到了养母河合仙,河合仙带他来到出生地——距离横滨不远的逗子樱山村。他在这个小山村遇见了一位15岁的名叫菊子的姑娘,怦然心动,悠然神往。很快,他们相爱了。这是他人生中的初恋,可谓是铭心刻骨。


  他们以信鸽传书,苏曼殊终于相约菊子在小树林里见面,当菊子紧紧依偎在他怀里时,他对菊子说:“有一股若隐若现的淡淡的幽香从你身上溢出。”但很快,他们的恋情终于在狂热中败露了。菊子预感到一切都完了,产生了去死的念头。她来到崖边,纵身一跳,顷刻之间,玉殒香消。苏曼殊万念俱灰,剃度出家,做了和尚。


  后来,他以自己与菊子的初恋为题材创作了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感慨幽冥永隔的爱恋之苦,也引得不少痴情男女泪湿襟衫。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苏曼殊圆寂后葬于西子湖畔,与名妓苏小小墓遥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