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榜:女富豪是怎样炼成的
她们有着诸多相似点:要么高学历,要么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机遇来临时,能够果断出击,且鲜有失算。
张欣:不想喂猪的“大卫·科波菲尔”
排名第10,财富150亿元
1985年,19岁的张欣携带着她积攒的3000英镑远赴英国。海外生活的第一天,突然四处都是金发碧眼,张欣不知所措,在路上看到一个亚裔模样的人,就一把拉住她,用中文说,我刚来英国,你知道哪里有卖方便面的吗?对方吓得一愣,用中文回答“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韩国或日本人?”
文革中父母划清界限,5岁的张欣随母亲来到了河南汲县,“一人养上几头小猪,每天我们就去养猪……”14岁到香港,做电子元件厂女工;用打工攒的钱去英国读秘书学校,一路读到剑桥。
19岁张欣携带着她积攒的3000英镑远赴英国,很快学会了卖薯条之类的工作。最后折回香港,由女工变身高盛银行投资顾问。
婚后的张欣依旧“不满”,不满潘石屹的穿着。张欣婚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衣厨里的衣服全部扔掉;不满员工做事效率,交来的活90%会被打回去,公司里潘石屹的追随者与潘石屹的关系甚至比她还亲近。
不过谁都晓得,一直在制造轰动和新闻,与媒体良好合作的潘石屹,多少有些沾了老婆的光——1999年8月,潘石屹的合作伙伴香港达利行总经理邓智仁,一夜之间带走了23名SOHO现代城的销售员,潘石屹连夜写了一封信,题目叫做《现代城的四名销售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第二天,北京各大报刊都以半个版广告的形式刊登了这封信,楼盘的知名度由此打开——潘石屹也曾承认,自己当初的“大嘴”是“不满”老婆的调教。
陈宁宁:不要钻戒要股票的“单身公主”
排名第12,财富115亿元
从出生那天起,陈宁宁似乎就注定要与钢铁结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座四合院,是1970年代的冶金部部长吕东的家。陈宁宁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陈宁宁的父亲陈晓谷是吕东的上门女婿。
1988年左右,陈宁宁随父亲迁往美国旧金山。修硕士学位后,陈宁宁在纽约一家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实习加工作共1年半。那段时间,她见到各种公司的起落变化,陈宁宁说:“因为见过太多这种事情,就很清楚做企业什么最重要。”陈宁宁决定放弃基金经理的工作进入钢铁行业。
1995年陈宁宁回到香港成立嘉鑫控股集团,注册资本2250万美元,她和母亲吕慧各持股50%。看重现实的陈宁宁被员工和朋友视为工作狂,39岁的陈宁宁至今单身,“她经常在国外跑,没听说她有什么爱好,自己也想不出有谁和她般配。”谈起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时,陈宁宁回忆说曾经有一个追求她的男孩,当后者表达爱意时,她曾经活学活用金融头脑,让对方不要送钻戒,而是送给她一只股票,因为这只股票的成长性非常好。
39岁,很多人还在为第一桶金奔波,陈宁宁却已是沪港两地上市公司香港嘉鑫控股集团总裁。一直以来,这位出生冶金世家,洋科班高学位,投资眼光犀利的“铁扇公主”的财富扩张之路像一个谜团。
陈丽华:地产女首富的“舍”与“得”
排名第3,财富270亿元
陈丽华出身于满族正黄旗世家,那拉氏后裔。小时候,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辍学。生计所迫,陈丽华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很快便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
1982年,陈丽华移居香港,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原始资本。
这是陈丽华起家的第一桶金。但她并没有“恋战”,而是一个回马枪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转移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这一移师,让她成功躲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
陈丽华一到北京就出手不凡,拿到了临近天安门广场长安街边上的一块地皮,并投巨资,将其打造成了北京城内第一家五星级高档私人商务会所——长安俱乐部。
回顾陈丽华的创富历程,格外印证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国内地早期的本土企业家与资本运营无关。陈丽华一向远离资本市场,而是运用庞大现金流步步为营、稳健投资,说到秘诀,她只提了2个字:舍得。
人称陈丽华是“投资型的女企业家”,在地产领域赚得“超级利润”之后,满族人陈丽华“出人意料”地迅速转身开始投资紫檀。
这些年,她曾携带巨款8次率人奔赴缅甸取材;工人在打磨时不小心碰断了一根龙须,陈丽华泪流满面自己揍自己的嘴巴;耗费两亿元建造的紫檀木博物馆终于横空出世,海内外无数社会名流、商贾巨子出高价收买者络绎不绝。但直到今天,她从未卖过一件。
已年过花甲的她皮肤细腻白晰,她的手丰腴而富有弹性,她温婉地笑道:“这是托紫檀的福,我跟紫檀朝夕相处30年,皮肤吸取了紫檀的灵气。”
秀丽·好肯:“隐秘”女富豪的“双面手”
排名第5,财富220亿元
根据人和商业的上市文件往上追溯,人们会发现2007年11月,秀丽·好肯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上市主体——人和商业,同年12月,戴永革家族在上市公司人和商业中的控股正是通过秀丽·好肯完成的。
秀丽·好肯何许人也?她是戴永革的姐姐,原名戴秀丽,嫁了姓好肯(Hawken)的英国人后改随夫姓。据香港媒体的资料,她1986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哈尔滨日报》及《珠海特区报》做了5年记者,工作内容是与金融无关的社会新闻,1991年,到英国留学后转行从事金融业。
从1996年1月开始,秀丽·好肯和她的丈夫在两年间相继向香港和斯收购了哈尔滨人和50%和25%的股份,这一系列交易,使戴氏家族实现了100%控制哈尔滨人和。
而作为陕西浐灞足球俱乐部的老板,秀丽·好肯在足球界却颇为活跃,被称为中国职业足坛首位美女老板。或许,做实体资本和体育资本的双面手,就是这位无疑具有巨大资本野心的女人的追求目标?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