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杨澜:“热气球”上的舞蹈

2010-10-26 16:38 《齐鲁周刊》/ 熊苇杭 /

  从著名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实现了她人生的转型。杨澜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并非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驾驭。

杨澜的“男人观”:不是目标而是伙伴


  提起杨澜,很多人都说她太幸运了。


  但杨澜说,“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1993年底,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来到大陆,和杨澜一起吃饭。“他对我说,杨澜我觉得你应该到国外去学习,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我当时没有认真,我开玩笑说,谢先生我去留学的话,《正大综艺》岂不是没有主持人了?”谢国民很认真地回答她:“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


  杨澜曾经说过,最难的选择是选择一个老公。出国之前的杨澜已经结婚,但是她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生活,初恋是想不清楚的。”直到她遇到了吴征。与吴征的相爱和结婚,是杨澜继主持《正大综艺》,得到谢国民资助之后的第三个人生机遇。这一次机遇直接造就了她今日的成功。可以说,没有吴征,就没有今日的杨澜和阳光卫视。“他总是鼓励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


  自欧美完成学业后,吴征先在美国开设博纳投资公司,商务涉及高科技、媒体、资讯及投资。后与美国华纳唱片公司合资中国电视企业。这一回,杨澜确定了:吴征正是她需要的人,事实也证明,吴征为杨澜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居功至伟。


  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当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杨澜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对于她而言,进军商界显然所欠缺的只是资本而已。而前文提到的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不变的是风景


  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


  在凤凰卫视,杨澜不只是主持人,还是《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自己做选题,自己负责预算,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她都必须精打细算。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2001年夏,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又与四通合作成立“阳光四通”,开始进军网络业和IT业。


  从《正大综艺》主持人,到赴美留学,到凤凰卫视,到阳光卫视,再到今天的阳光基金会董事长,杨澜在她的《凭海临风》一书中,曾写到了乘热气球的经历。“热气球的操作员能做的只是调整气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其实人生的乐趣也是如此,全在这定与不定之间。”杨澜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