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女性创富时代

2010-10-26 16:32 《齐鲁周刊》/ 吴越 /

 近日,胡润百富发布《2010胡润百富榜》,根据榜单显示,共有153位女富豪上榜,占财富总数的11.2%;全世界最富有女性的前三名都是中国人,分别是53岁的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46岁的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69岁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而在全球20位拥有10亿美元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11位来自中国。


 胡润百富首席执行官胡润表示:“中国女企业家是绝对全球领先,在创造财富方面没有第二个国家的女企业家能赶超她们。”


 当全球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男女就业与薪资的差异,女性多为弱势一方,中国的女企业家竟有如此优异的表现,比男性更早登上财富的高峰。她们平均具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兼以敏锐的商业常识,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不靠所谓高科技产品出口,反而在地产、环保、通路、制药、材料等内需市场累积了广大财富,不得不让人探究其中的奥妙。 


 同时我们也看到,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也为她们提供了与男性几乎等同的创业机会,让这些人可以在几十年内由一无所有到身价亿万。短短几十年,攀住机会之窗,中国女性除了创造中国经济的崛起,也把自己推上了世界舞台。 

 


 

 

从“富豪”到“女富豪”,不仅仅只是一次新的观念变革


  个体户、万元户、经理、乡镇企业家、老板……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个不同的称谓。但在富豪榜出现后,其它称呼顿时黯然隐退,唯“富豪”独尊。


  一群叫“富豪”的人来了,上榜好似被推上了舞台,给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谈资和梦想。而从中透出的进步,除了财富的快速增加,更有人们谈论财富的心态改变——我们不再仇富,更不把富人看做“走资派”,跳上去给他戴个“高帽子”。


  虽然无以复加我们对财富的崇拜,但我们从来就不是坦然面对财富的民族,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奸”与“商”随时并列在一起。直到“富豪”出现,这一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之一一下子改变了我们旧有的诸多观念。而从“富豪”到“女富豪”,不仅仅只是一次新的观念变革,它还在某些层面上诠释了我们的时代。


  曾几何时,张茵第一次得知胡润要把自己放到富豪榜上时,委派丈夫刘名中以严肃口气表示“不准私自发布关于我们的数据,否则只好对簿公堂”。女性因财富而出名,并非我们的价值体系能够容许。


  然而什么时候开始,放眼中国,女富豪从无到有,遍地而起;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在财富江湖里冲锋陷阵的女性少了忧虑,多了肯定。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文化开始鼓励并创造女性富豪开疆拓土的可能。并不仅仅因为性别,她们传递给我们的,是梦想、价值、卓越……


  有人曾经调侃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倒下……”尽管社会中绝对不乏男女陈世美存在,但当我们来关注一下当前一些富豪的家庭,却可以发现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的郎情妾意者比比皆是。就富豪本身来说,他们的创业故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乃至奉为经典;而在“另一半”的团体中,他们(或她们)中的许多人,同样不乏种种精彩的演绎。


  30多年前沈文荣和乡村教师陈红华走到一起时,陈的择偶标准是“只要是党员”;到了1990年代,黄光裕与杜鹃的结合则与彼时中国民企“野蛮生长”需要频频与银行打交道相关——杜鹃正是位放款专员;而到了最近一些年,才与貌,甚至财富,都成为富豪们综合评定未来伴侣或被未来伴侣评定的重要元素,江南春便是其中一员。


  超过半数的明星家族企业都曾选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让妻子退居幕后。当初辞去公职帮刘永好打理生意的妻子李巍,退出希望饲料后,自己开了多家公司,涉足花卉种植、印刷业行业,生意做得甚为红火,甚至不久前办起了一份杂志。她是一位将自己的爱好通过商业形式体现得淋漓尽致且不耽误做一位贤内助的典型样本。
 
 

有个好老公,还是有个好爸爸?


  有人统计,中国的女富豪有70%是靠自己艰苦创业积累财富的,她们大都出身贫寒,顶多是小知识分子家庭。张茵上榜,没有人嫉妒,也没有人怅惘,因为真正值得宣扬的,并不是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更多的因为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中国人一向崇拜勤劳致富和艰苦创业,因为这是普通人都具备的创业条件。


  西方女富豪学历普遍很高,很多都是MBA毕业;或者在跨国公司里训练有素,处于一个运转良好的赚钱机器,不需要太多的冒险和奋斗。而中国的女富豪们在这一方面也不示弱。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学历就等同于高智商。


  SOHO公司CEO张欣曾经和李彦宏、张朝阳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最成功的海归。张欣让人们记住她的原因,不单单因为她在1994年嫁给了日后的地产大腕潘石屹,手握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分量。


  有杂志曾把张欣评点为年度最“聪明”的女人,她是两个幼儿的妈妈,繁忙的工作,层出不穷的思想火花的操持者……她却仍然使生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顾此失彼,这可能是每个职业女性最难做到的事。


  人们印象中,女富豪或者不结婚,或者就是离了婚。不过,胡润选出的女富豪当中,不少是与丈夫共同拥有财富,其中有12位是和丈夫共同排在富豪榜上,还有一些虽然丈夫名字没有出现,但实际上也是和丈夫共同拥有财富。


  有一部分女企业家直接拥有其丈夫公司股份:盛大网络雒芊芊财富18亿元,她丈夫是陈天桥;通威集团管亚梅财富7亿元,她丈夫是刘汉元;神奇集团文邦英财富5亿元,她丈夫是张芝庭。


  除了夫妻档外,女富豪中女承父业者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2007年首富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


  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介绍杨惠妍的财富时称,她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索罗斯、乔布斯和默多克。而在《福布斯》题为《爸爸的女孩》的一篇文章中,杨惠妍成为首富的原因被归结为“有个好爸爸和上市带来的财富膨胀”。
 


中国女性是世界上最有野心的女性


  2008年5月,三个女人一台戏——杨澜与中国最大饰品生产企业之一的义乌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流行乐坛天后”席琳·迪翁宣告联手成立“天女至爱饰品有限公司”。不过一年后,“天女至爱饰品有限公司”销声匿迹,倒是另一家杨澜和席琳合作的LAN亮相,刘嘉玲、章子怡、周丹、周涛等名流前来捧场,人群中唯独没有了周晓光的身影。


  女强人与女强人之间的合作没那么容易——你很难找到王石、冯仑、潘石屹、胡葆森等江湖兄弟的“女性版本”,抱团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一方面这与女性并未真正进入商业权力中枢的事实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女性的敏感、中国的商业传统等元素有关。


  这让人看到了女性在创业过程中的先天不足,但并非决定因素,须知女人混迹于财富江湖,与男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其财富得与失,更多的还是与男人打交道。


  美国纽约工作生活政策中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女性是世界上最有野心的女性,中国有76%的女性渴望获得热门职位,而美国只有52%的女性会这么想。


  市场研究专家袁岳说:“胡润在和我讨论的时候,我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白手起家女富豪多的几点假设性分析:一是中国女性创业者的基数本来就大,大约21%的中国注册个体私营业主是女性,这个比例在全球范围内是高的;二是中国长江流域向来有女权相对倡扬的传统,因此人们对于女性当家或者女人做主比较能够接受,在现在榜上的女性富豪中祖籍或者现籍长江流域者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三是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性别差别的看法,女性创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度与接受度也日益提高,在未来的二代女富豪中女性比例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女性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20%,现在“女性已占家庭收入一半,女性撑起半边天”(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创始人雷小山语)。长期观察中国女企业家发展的作家Linda Xinrong Kausch认为,“大多数中国职业妇女都会说她为工作而感到自豪。中国妇女常常很有抱负,而且天生勤奋,最终她们也得到了回报。”


  纽约智囊机构工作生活政策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以及其他金砖四国的职场母亲“能够志存高远,部分原因是在照顾孩子方面,她们可以依赖的对象要多于美国或欧洲女性”。中国女性能够专心于职场,因此价格低廉的托儿服务不可或缺,在中国,这种服务常常由祖父母提供——往往由四个祖父母带一个孩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南达尼·琳敦指出,帮助中国女性统治全球女富豪榜的因素不只是廉价或免费的托儿服务,还有一个原因——使用这些服务并不会让中国女性感到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