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国外城市的非扩张式生存

2010-10-15 21:58 《齐鲁周刊》/ 杨艳 /

 城市建设只有扩张这一条思路吗?怎么围绕着创意做文章?国外城市有一些独特的做法。

米纳:帐篷城的美好生活


 一个白色的帐篷之城,仅仅4平方公里却能容纳四百万人居住,而且人们生活井然有序,这就是沙特的小城米纳。半岛电视台记者奥马尔说,“你单单看到这些无边无际的帐篷,就会惊叹建造工程的浩大,更别说数百万人要在这里生活。这确实是个奇迹。”


 众所周知,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到圣地麦加朝觐,解决这些人的生活问题,同时防止踩踏事故,做足安全措施,成了沙特政府的当务之急。米纳城就是承载着政府的美好愿望应运而生的。这些帐篷都采用杜邦公司的特富龙材质,防火又防热,外面阳光再炽热,里面也可以保持适宜温度。每个帐篷都配备了空调,饮用水和无线上网设备。为了解决流动朝觐者的吃饭问题,城里统一的配餐中心会在饭时提供统一的自助餐,有面包,肉类,奶酪和多种蔬菜,总之,务必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得尽可能舒适”。
  
 

伦敦:古老都会总有新思路


 每天早晨,伦敦市中心的the bank金融区,都有一大批上班的人骑着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以相当快的速度飞奔,汇成一股车流。在伦敦,骑自行车出行是非常时髦的生活方式,政府也乐于提供自行车,放在街头,出租给需要的人们。同时,政府还征收车辆环保税,针对市内所有汽车,每天25镑,以此大力提倡骑车出行的环保生活方式。


 早在1930年,伦敦就在56公里外的郊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式的卫星城莱奇沃斯,之后不久的大伦敦规划,把离伦敦市中心半径48公里的范围,划为了四个同心圆。现在的伦敦,有8个卫星城市,分散了伦敦的人口和工业压力。世界上很多城市也效仿了伦敦的做法。


 近几年伦敦大力提倡环保的生活方式,兴建了许多生态村。室内设计师雷顿斯顿就居住在伦敦的一处生态村。她家的厨房有个超级大的抽屉,里面分成许多小格子,用来给垃圾分类。安装的灯泡全部是低能耗,电表可以自动计算消耗电量。今年,伦敦更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回收废品项目。在应对城市发展所出现的问题方面,伦敦这个古老的大都会,从来都是走在前面。伦敦被称为全球十大绿色城市之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多伦多:近水楼台先得湖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商业城市,南依安大略湖。但是走进多伦多,并不是高楼林立,人们生活的也很悠闲。原来,多伦多市沿着安大略湖,修建了五十座公园。公园之间有小径连接,配备了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的也非常好,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经常看到小孩子用手中的食物招呼水中的野鸭,动物们习惯了与人相处,也并不害怕。人们在湖边公园散步,观鸟,晒日光浴,时而有滑旱冰的少年潇洒的穿过,安大略湖的美景融入了多伦多人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多伦多市围绕安大略湖,开发了一项环保计划——深层湖水冷却系统。安大略湖83米深处的湖水,接近零度,可以给空气降温。抽取出来,用湖水把空气冷却后,再输送到市中心的楼房,这样就是夏天也不用开空调,缓解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居民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抽取出的湖水经过处理,还可以直接饮用。多伦多真是把靠湖吃湖的文章做到家了。


 
新加坡:将“花园城市”进行到底


 到过新加坡的人,都叹服于它繁华和美丽共生的独特城市景观。现代化的建筑隐藏在参天古树之后,市容干净整洁。新加坡是怎么做到的呢?


 新加坡居民人手一本《居住守则》,不可以做的事情一目了然,违反规定的话,新加坡的严厉处罚也是世界闻名。有一年,一位美国青年因为违反市容管理规定,被判决鞭刑,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亲自求情也无济于事。据说刚打第一鞭,那位青年就昏死了过去。新加坡还是个没有口香糖的国家。政府为了防止随处乱丢的口香糖影响地铁运行,下达了口香糖禁令,十多年过去了,这条禁令依然没有松动。


 对于其他常见的城市问题,新加坡政府也自有一手。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开始拥堵,市民出行大为不便,政府就推出了“拥车证”计划。购买新车的市民,同时要出资购买拥车证,有效期十年。2009年,新加坡就竣工了第一座零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比常规建筑高出60%。另外每年都有针对环境的全民行动,今年的主题是“反乱抛垃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