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贱文化20年

2009-12-21 18:43 《齐鲁周刊》/ 花蜜 /

  “贱”显然成为我们时代一个最具贱民色彩、草根气质以及恶俗主义的表征。表面上看,“贱”文化是个人层面上对宏大叙事的一种消解,但它在我们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体焦虑时,表现出来的润滑功效,不容低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痞子文化”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女体盛”再到当代根深叶茂的“贱”产业链——纷乱的文化潮流中,凸现出了一个中国当代“贱文化三部曲”。

 


 

 

20世纪80年代末


关键词:王朔 王小波 周星驰


贱文化的“门下走狗”幽灵


  1987年,一个“贱文化”的幽灵,游荡在被严密看管的中国文坛。


  如果说此前北岛代表当时的年轻人喊出“我—不—相—信”,是信念坍塌后的集体怀疑;那么当王朔的处女作《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横空出世,“贱文化”的婴儿形象已经呼之欲出。


  早在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阿呆拜寿》中,刘青云就以“下贱下贱下贱下贱下贱”的连声指责,博得了一个好口碑;而专栏作家沈宏非更是以“人若犯贱,我必更贱”的妙语使一个群体浮现出来。


  与如今真正意义上的“贱”所不同的是,王朔们闪烁着某种流氓英雄的抵抗色彩,那时候的反崇高,其实是在呼吁真正的崇高。


  而那个时代的王小波粉丝也毫无羞涩扯下面具打起了“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或“王小波门下特立独行的猪”的旗号,理直气壮彻头彻尾地进行人与动物置换的“贱化”行为。这一点,在新世纪“输出很贱的价值观”的郭敬明们只能望其项背。


  “能不能说清楚哪个是贱人?因为现在大家都是贱人。”这句源自《大话西游》的台词,可以看作是贱时代的圣经。


  经历了王朔和王小波洗礼的青年学生,正处在文化叛逆的年龄,对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当然心领神会。曾被主流文化列为低俗、无聊、浅薄的星爷及其作品已登堂入室、人气骤升——大街小巷都传诵着《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连官方评论家也不得不严肃地关注这种文化现象。


    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它的特点是平民化、虚拟化、反权威、英雄不问出处甚至是反英雄的,传统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生存方式都受到最强烈的冲击。

 

20世纪末新世纪初


关键词:木子美 雪村 芙蓉姐姐 流氓兔


“网络女体盛”的引路人


  2001年,著名小资读物《城市画报》的性专栏作家木子美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坦荡姿态,将所有的性事隐私大白于网络天下,从而替博客做了一个最奢侈有效的广告。
  但正派的贱客们却对此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木子美以及紧随其后的竹影青瞳、流氓燕们还只能被唤作“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属于低俗文化范畴。而“真正的贱,如果背上‘性解放’的‘革命道义’,那也与贱的本质相去甚远了”——因为这太“缺乏娱乐精神”。


  同一时期,借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长相寒碜”的雪村如燎原之火烧遍全国,登堂入春晚。但真正让贱变成一种具有时尚、幽默、娱乐、调侃精神的词,与哈美哈日哈韩的外来文化入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


  从韩国风行而来的闪客、流氓兔,一度成为中国网民的偶像,至于那个满脑子漂亮姐姐的日本少年小新,则一度是我们的办公室PC娱乐。这个懒家伙,用各种装傻卖痴的手法来骗取大人的同情、照顾,穿着内裤狂拍一组露点写真。


  而从“娱乐精神”这个意义上说,2005年是推陈出新的分水岭。因为这一年,芙蓉姐姐横空出世,将原本循规蹈矩的中国式网络,喧腾得天翻地覆。尽管无数人在指责、谩骂、鄙夷,但这闺女红了,并且走得极为顺畅。直至今日,那高达3万元的出场费,让众多网络“贱客”们看红了眼睛。


  “她既是贱文化的示威者,又是贱文化的引路人,她浑身贴满隐喻、遍体生成反讽,她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她是自己的贱人。”芙蓉姐姐所制造的“网络红人”错觉,令无数追随者如法炮制,肆意晾晒底裤、摆弄房事的闷骚男人,大言不惭自曝二奶身份的在校大学生……有人说,这是一场网络的“女体盛”,是与道德无关的个体展示,正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之类的电视大选,便是以“海选”的方式使每个人的“自我”得以表达。

 

21世纪至今


关键词:王晶 吴宗宪 小沈阳 李湘 张艺谋


混搭“贱”产业链和小沈阳式兴奋剂


  打着喜剧或致敬的旗号,导演们齐齐为恶俗的贱文化推波助澜,无论是英国的《光猪六壮士》、《憨豆先生》,还是美国的《王牌大贱敌》、香港的“贱片导演”王晶系列,电影中猛打贱招的不在少数,他们以脱衣男郎、神经质的憨豆以及全世界人民的贱敌、乐于被女人使唤的男人为着眼点,让贱成为最卖座的赚钱工具。


  综艺节目更是把“贱”文化看作救命稻草。比如“犯贱天王”吴宗宪,“给你10秒钟,请列举每月都会来一次的东西”、“商女不知亡国恨,妓女不懂婚外情”……还有比吴宗宪更贱的《康熙来了》,色女郎小S不断地将贱招升级,用咸猪手在男嘉宾身上“揩油”,摸杜德伟屁股,剪下费翔的胸毛拍卖……电视因而走下了神坛。


  在内地,“贱文化”在网络上早已横行无忌,“贱”人辈出。而这种文化在小沈阳引导下,终于踏上了央视春晚的神圣舞台。


  “贱”似乎日益成为一种产业链。内地群起而学之,各地方台花样繁多的综艺节目自不必提,《一石二鸟》、《十全九美》们将贱文化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巅峰,而小沈阳不仅成为了赵本山的兴奋剂,更被老谋子拿来混搭了一出“贱片”高潮。最近的新闻则是,周星驰也向“小沈阳”伸出了橄榄枝。


  大师林语堂早就说过,最高级最轻松的幽默里总是藏着最深的绝望,但正因为这种幽默,一切的绝望也因此变得可以忍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贱”文化早已超出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八卦范畴里的东西,而成为社会情绪的舒缓器和解压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