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郎平的势力

2009-12-10 17:52 《齐鲁周刊》/ 江寒秋 吴越 /

  在中国排球的江湖里,郎平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符号。排球成就了郎平,甚至重新叙述和解构了郎平。在这种体育话语之下,我们看到郎平的符号意义带有更多的时代特征:她是中国传统女性在对接世界时所塑造的一个标准模板。这个模板超越了体育,甚至象征着中国女性国际面孔的流变。

 

  在福建打客战时,郎平的老朋友也是老对手陈忠和来看郎平,郎平一见面就开口对陈忠和说“哈,领导来看我们啦……”陈忠和马上接:“你才是领导呢!”这虽然是一唱一和的玩笑式语言,却似乎更深刻地说明着什么。 


  由陈忠和延伸开去,她在排球江湖建立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势力范围”:何琦是她的弟子;陈忠和是她队员时的陪练、教练时的副手;“怪球手”张蓉芳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二传手孙晋芳如今是国家体育总局网球中心主任;有“排坛山口百惠”之称的杨希上世纪90年代初留学美国,回国后下海经商,创办“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8岁才学习打排球的副攻手朱玲,现任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郎平排球江湖的根基是五连冠,但那时的郎平并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她作为一个被宣传的符号,被动地承受着时代精神的重压。


  1987年,退役之后的郎平在美国、意大利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农民”之旅,这是郎平营建自己势力范围的开始。她开始突破体制,学习真正的“体育生存”。


    1989年9月,她为了挣学费,加盟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摩德纳队,成为登陆意大利排坛的第一个中国人。用她的话说,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为了钱打球”,由于膝关节有老伤,她的膝盖肿得厉害,腿根本弯不了,比赛前必须先让医生把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最后,1989-1990赛季的意大利杯决赛,摩德纳队拿到了总冠军,这也是他们建队以来第一次坐上冠军宝座,郎平被评为最佳运动员。恰逢当时马拉多纳也正好在意大利踢球,当地报纸封她为“中国的马拉多纳”。


  1998年归国的郎平率中国女排夺得世界锦标赛亚军、亚运会冠军之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告别中国队。此前由于疲劳过度她曾经两次晕倒在运动队餐厅里。


  实际上,袁伟民时代遗传下来的超过体能极限的训练使得老女排队员个个伤痕累累。退役之后,郎平、张蓉芳、孙晋芳、陈招娣等人都先后多次入院治疗。郎平的膝关节伤最重,为她做手术的医生,打开她的膝关节之后吓了一跳,说她膝关节的磨损程度,已经像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尽管她的肌肉组织还很年轻。


  郎平率中国女排夺得世界锦标赛亚军、亚运会冠军之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告别中国队。此前由于疲劳过度她曾经两次晕倒在运动队餐厅里。她笑称自己是一个国际农民,是一只在世界各处漂泊的候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长久停驻,如果一定说有,只能是排球本身。


  2005年,郎平成为美国队主教练,其弟子对郎平时隔将近20年依然在中国如此受欢迎感到吃惊:“那年我们在宁波参加比赛,和中国女排还恶战了一场,但我看到看台上到处都是支持郎平的标语,我想从来不会有那么多中国观众去欢迎一个对手的主教练。我们临走上大巴时,很多行人认出了郎平,都凑上来要和郎平合影。一位母亲还把很小的孩子举得高高的,就是为了让她摸一下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