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郎平、许家印的资本握手

2009-12-10 17:47 《齐鲁周刊》/ 江寒秋 /

  今年5月,郎平卸下土耳其电信女排的教鞭。深受球迷喜爱的“铁榔头”回国了,但人们没有想到,郎平的名字会与一家地产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天价加盟、内地新首富、高薪挖角,郎平与地产巨头的联手,带给中国排坛久违的兴奋点和一个崭新的话题。

 


 

 

许家印的追星史


  郎平的第二次创业是在1996年。她的第一次创业是在1987年,那时的她最初的想法只是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另外一个想法是暂且“逃离”一下,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郎平更是明星中的明星。


  1996年,受命于危难,回国执教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率队一路杀进决赛,虽然最终负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古巴队。但郎平已经显示了她极高的教练才华。彼时的中国女排,在她接手之前,丢掉了亚洲冠军,成绩也已经下滑至世界第八的历史最低。


  也就是在1996年,与郎平同龄的河南太康人许家印也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在放弃铁饭碗,淘金深圳之后,他又前往广州寻找自己的商业梦想。短短3个月,那个只有3个员工的房地产公司便找到银行拉到了2000万的贷款,一年之后,这家房地产公司便成为广州小有名气的地产公司。


  之后,郎平逐渐成为跨界的明星,而许家印却越来越低调。再回头审视他们在那一年的各自经历,计划体育与商业资本的天然沟壑似乎还不可逾越。身为郎平粉丝的许家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成为郎平的老板。


  那个年代体育粉丝的追星能量一点也不输于现在,许家印年轻时就是中国女排的粉丝,特别是对“铁榔头”郎平非常敬重,只要有中国女排的比赛,他几乎每场必到。恒大地产一位副总说:“在那个时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感染了一大批人,许家印就是其中一位,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追星族’。在追星的过程中,许家印认识了郎平,两人私交甚好。在郎平出国执教的日子里,两人还经常有联系。”


  有趣的是,最先出现在许家印视野的,是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及四川女排主教练胡进。陈忠和任职福建体育局副局长,自然无法来广。恒大开始与胡进接触时,提出的年薪价位已经高达7位数,但胡进作为四川女排的主教练,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带领四川女排备战全运会,他的妻子、排管中心副主任张蓉芳也没有赞成。


  作为补偿,张蓉芳向他推荐了昔日的老队友郎平。恰好郎平此时在博客上公布了她已经结束土耳其执教生涯的消息。


  之后,真正负责牵线的是杨玛琍,杨玛琍是中国著名排球记者,也许很少人知道,她还是当年郎平在北京女排的大师姐,两人感情深厚,即使在郎平出国期间,她们依然通过书信、电话以及电子邮件保持密切联系。


  在得知郎平辞掉在土耳其电信女排的工作而回归家庭之后,恒大女排俱乐部便委托杨玛琍致电郎平,借此机会抛出橄榄枝。“当时,郎平对这家俱乐部不了解,所以也征求了不少朋友的意见,我就跟她说,要不先回来看看?”正好郎平计划在7月带着女儿白浪回国过暑假,于是,她在返回北京的家里与父母小聚两天后,便在女儿、姐姐以及助理教练李勇的陪伴下来到恒大女排俱乐部考察情况。


  最终,“红娘”杨玛琍的牵线让许家印意外地和自己的“偶像”取得联系。本来想在业余领域扑腾的恒大,没成想钓到了一条大鱼。

 

体育与资本的“擦边球外交”


  8月10日傍晚,一名长期采访中国女排的记者,仅在晚餐时间就接听了20多个外地同行的电话,所有人都咨询同样一个问题:恒大女排签了郎平吗?


  截至8月12日下午5时,百度上关于“恒大女排+郎平”的网页,超过11000篇。那一天,国内外100多家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座无虚席,外围更是被郎平的粉丝们围个水泄不通,这或许正是许家印乐于看到的排场。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郎平的回归与姚明收购上海男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偶像的感召力、市场化的体育运作模板让郎平不仅仅是恒大的郎平,而是整个女排联赛的郎平。


  也正因为此,恒大挖郎平的举动才不惜血本。


  500万的天价年薪只是一个对外公布的“眼球”数字。事实上,郎平“下嫁”恒大换回的岂止是500万元的年薪,还有一套308平米的豪华公寓。而这套豪华公寓不仅是该楼盘中的“楼王”,而且全套公寓的望江景观达270度。恒大的细心之处不仅如此,恒大方面还为郎平提供了一辆知名品牌的进口SUV代步。可以说,吃、住、行无一不“奢华”。


  恒大注资2000万元打造女排职业俱乐部的诚意让人感动。但作为商家,恒大组建俱乐部的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盈利。而仅“郎平”这一个商业卖点,就足以让恒大赚个盆满钵满。其实,无论是斥巨资成立女排俱乐部,还是天价年薪聘请郎平当主帅,这些都是恒大作为商家提升自身品牌的营销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彼时的恒大地产正在申请上市,必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一位深谙体育营销之道的人士曾评论:这两天有关郎平回归的好评不断,甚至在激烈讨论此举是否可以拉动中国排球职业化,但这其实只是表面。此次事件,仅仅属于恒大用部分广告费拉起一支球队,通过比赛来起到软广告的效果,比直接投向硬广告更具备影响力。郎平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名人,恒大聪明地使用她的名气转化为广告效应。


  不说别的,单单那几天签约新闻所引爆的媒体关注度,经济学家的估算就有一亿。善于打擦边球的许家印,这次算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擦边球外交”。


  果然,在将各方面造势准备好之后,郎平成功签约,恒大成功上市,老板许家印也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