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他们的购房观

2009-12-03 21:36 《齐鲁周刊》/ 王欣芳 张一凡 高鸽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独有的价值观,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购房这样的大宗消费也是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而且思维价值差异甚大,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购房观。 

 

李鹏  山东建筑大学大四学生


最满意的房子,只要四五十平方就行


  马上就要毕业,还没有找到房子的李鹏,经常很迷茫的在泉城广场一圈一圈的走着,不知何处能安家。他终于明白电视剧里常说的“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的窗,何时才能有一扇属于我自己的窗?”


  李鹏,山东建筑大学大四学生,目前正在济南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每月800块钱工资。“很想在济南固定下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李鹏见到记者后的第一句话。


  他去看过实习单位附近的房子,要是租,每个月800块钱的工资花了生活费后就所剩无几了,这就得向父母要钱,家里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都快上完大学了还得让父母操心,这对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来说,他说不口。如果买,将近一万元一平米的房子,就算是超小户型,他也需要巨额贷款,没有正式工作没有不动资产的他要拿什么贷款。


   “我曾为了存钱租房,一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钱没存多少,人倒是瘦了不少,大家都以为我怎么了,我只能自嘲‘就当减肥了’。”


  在李鹏心目中最满意的房子,只要四五十平方就行了。“我喜欢家里人‘挤’在一起的感觉,温暖又温馨。”


  当然,“挤”在一起,就解决了很大的经济问题,房子越小当然花的钱就少,可问题是李鹏找不到户型小且价格公道的房产。“这年头为了买房,看来不是卖血就得卖自己了。”李鹏继续自嘲着。

 

齐鲁银行建设路支行员工  刘孜


出了二环,不是济南?


  早上七点半,家住盛世花城的刘孜就已经出门了。晨练的老人刚刚归来,刘孜则趁着乘电梯和走到停车场的时间不顾形象的吃完一个中式汉堡。


  27岁的刘孜在某银行的建设路支行工作,每天早上她穿越大半个济南城去上班,东外环,花园路西口,经十路,杆石桥……下午再顺着同样的路线回家,郊区市区两面跑并且还乐此不疲。


  谈起在盛世花城买房的原因时刘孜不无调侃的说,“‘出了二环,不是济南’的说法在房价面前被迫落伍了,现在我们流行把每天早晨花一个小时来上班当成一种时尚”。


  最近刘孜更是为自己三年前把家安到这里的决定感到自豪,“全运会后东部的房价一路看涨,现在已经比我们当初买的时候每平米要贵上一千多”。


  正如刘孜所说的那样,全运会促使济南东部楼盘价格上扬,再加上交通的不断改善和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市政建设的不断完善,东部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多年的开发使济南的城市中心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市政部门开始关注城郊,而城市建设的扩大化,更让消费能力一般的购房者像刘孜一样,开始把选房的目标由主城区投向城市外围及郊区。

 

济南广利广告公司职员  孔仪


想念一所乡下的安静小房子


  在影响西方几代人的著作《小房子》里,伯顿用一段清新质朴的开场白描述着久违的田园牧歌——“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座小房子”。而如今,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同时,对安静和空间的向往也与日俱增。


  于是在几经挣扎之后孔仪毅然选择在长清买房,“市区的喧闹和混浊的空气让我感到压抑,我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安静清新的空间”。


  孔仪顺利的在长清安了家,每天早上,她就像一只放飞的小鸟,开上近一个小时的车去上班,晚上就回到风景宜人的小区。吃完饭后,站在窗口的她可以静静地吹着凉风,看着窗外安静迷人的景色,没有汽车飞速驶过的声音,没有嘈杂的人声,剩下的是自然的风、绿色的树、清新的空气。此时此刻的她,身心都变得轻松惬意。


  谈到自己在距离市区如此之远的地方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孔仪颇为得意:“宽敞的四合院,推开窗户都是真山真水真风景,比起城内高价置业价格便宜不说,优质的空气、水源也是生活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