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时尚红人薄熙来

2009-06-23 21:40 《齐鲁周刊》/ 江寒秋 /

  2009年5月4日,1300万重庆手机用户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薄熙来)”。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为当地红色短信大赛发送的首条短信,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迅速让薄熙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或者我们已不能仅仅用“个性”来形容薄熙来,他的身上已具有一种从容、优雅的魅力:英俊高大是魅力,出身名门是魅力,才华横溢是魅力,位居要职也是魅力,但这些都是表面的魅力,薄熙来的魅力是深层次的,他的意义似乎预示着中国政坛逐渐进入“魅力影响时代”。

 


 

他执导了一部叫“重庆”的时尚大片


  这或许是一场迟来的大考。


  2008年7月7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学术厅,重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论赛半决赛开幕。承担辩论赛网络直播的重庆视界网一度由于访问人数过多而一度堵塞。


  一位参加本届辩论会的辩手更是对媒体说:为了准备好这场辩论赛,我几晚上不睡觉看资料充电。他是重庆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在“薄熙来大导演”的安排下,职位不高,但有些辩才的他参加了这场辩论会。


  或许这场辩论赛谈不上精彩,它天然具有某种“秀”的色彩,但秀,不一定是贬义词,在这样一个公务员辩论赛中,它具有褒义的特点,因为它不是秀给顶头上司,而是秀给平民百姓。


  这是对重庆官员的一种考评,甚至对薄熙来自己都是一种考评,考评完全公开透明,薄熙来只是一个导演,他把评判权交给了电视机前的重庆市民。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放权”,一位专家上台点评时,薄熙来就打断了这位专家说:你那点评太长了,这可不是作报告。


  这是一种时尚化、亲民化的执政思路,薄熙来借此迅速与重庆融为一体,用了仅仅两年时间,薄熙来已然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


  在2009中国重庆城市形象代言人评选中,一位网友就推荐薄熙来做重庆的代言人:“我相信我们的薄书记能成为重庆最好的推广大使。薄书记形象气质内涵都无可挑剔,又了解重庆,是宣传重庆的绝佳代表。”


  薄熙来的气质无疑与这座城市产生了共鸣。实际上,早在5年前,重庆坊间便传出薄熙来要来重庆的消息。人们很遗憾地谈论着:他到过一回重庆,本来都说他能来,结果看了看,又回去了。


  随着2007年到重庆后,外界对这个“大人物来到小地方”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他也不负众望,在入主重庆后,很快点起了“火”。在就职演说中薄熙来强调“不许亲友寻求特权”,迅速在媒体上引起强烈共鸣,其后又提出“当干部要多干好事,少干错事,不干坏事”而广受好评;同年12月在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提出要把重庆建设为比肩“京津沪”直辖市的目标;同时他指出:“过去十年的进步,为重庆进入全球经济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但不能就此止步,应以更大的勇气、更宽阔的视野来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


  同年11月,重庆发生了大面积出租车罢运事件,薄熙来又一次选择用电视直播的方式与各方代表座谈。他坦诚地说:“我认为,这次出租车停运是事出有因,政府首先要检讨我们的工作。要反躬自问,研究我们自己哪儿做得不足,哪儿做得不好,或者说有官僚主义处理得不及时。政府有关部门都要通过这件事认真总结,改进工作。”


  当然,他的幽默也是无处不在:“今天有电视台直播,我们就代表市委市政府表一个决心,黑车司机听到这个话,最好争取主动,立即停止开黑车,以免成为打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