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资本市场 >

山东人掘金喀什

2010-05-29 20:54 《齐鲁周刊》/ 丁爱波 /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决定,将倾全国之力援助和推动新疆实现大发展。未来五年,对新疆地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此间,喀什市委书记说,“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特区——这个曾经火热的名词,让西域古城又一次焕发光彩,而作为对口援建喀什13年的山东省,又能在西部特区获得何种商机?

 

使命之城


  从济南至北京,然后从北京起飞,向西航行将近4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接着转机往西南方向再飞行大约1小时45分钟,这才到了喀什。


  当地的人们大多这样介绍喀什:第一,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第二,它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发生的地方。前者突出的是喀什在东西方贸易中的枢纽作用,后者则强调喀什是我国西部边防的最前沿。


  对于前来考察或者采访的人,喀什官方的安排中肯定少不了参观盘橐城的项目。盘橐城里面有一处近2000年前的残垣,东汉名臣班超的塑像便站立于此。这位投笔从戎的将军和使臣率领36个随从,以盘橐城为据点,开拓西域31年,继西汉张骞之后,再次为汉朝打通了西域。那时,喀什叫作“疏勒”,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枢纽,因为“丝绸之路”的南线、中线和北线都要经过这里。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还被描写成“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东方开罗”。


  如今,驼铃声已渐渐远去,但在西部荒漠伫立数千年的喀什从来就不是一座寂寞的城,在每一段中国历史中,喀什都是一座有使命的城市。


  上世纪50年代,八千齐鲁女儿下天山,把山东形象深深镌刻在大漠戈壁。1997年,中央确定山东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0多年来,山东共派出6批援疆干部支援喀什建设,极大推动了鲁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据了解,截至2009年,山东省先后为新疆援助资金、物资折款4.04亿元,其中为喀什地区无偿援助资金、物资合计1.8186亿元,援建项目47个,借助援疆平台,山东省与新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成功实施合作项目724个,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其中与喀什地区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63个,资金总额达33.5448亿元,海信电视、东阿阿胶、宇达水泥、沂蒙彩钢、鲁英木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喀什,促进了喀什优势资源转换,推动了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中央15号文件下发后,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力度,三年落实无偿援助资金1.36亿元,招商引资31.3亿元。
 

  今年4月初以来,山东、北京、天津、广东等省市主要负责人率代表团密集赶赴新疆,开展援疆工作的前期调研,制定落实对口支援的规划和具体项目。


  2010年4月16日——4月18日,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率领山东党政代表团到新疆喀什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决策部署,就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随后,山东省经信委和省行业协会、部分企业以及省国资委5月上旬赶赴新疆,在对新疆进行考察调研后发现,我省与新疆在矿产、棉纺、机电、食品、建材、化工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据透露,喀什地区已探明铁矿储量合计超过1亿吨,而且品位较高,我省山钢集团已到喀什调研,具有合作意向。招金集团已在喀什建立了铜冶炼厂,下月即可投产。泰安岱银纺织集团计划在喀什建一处10万纱锭的纺纱厂。东阿阿胶集团已决定在新疆岳普湖县建立养驴基地。

 

喀什特区的山东机会


  山东东平人王云十四年前第一次来喀什。他一边走过一个可能也会在北京或者芝加哥看得到的蓝色玻璃大建筑,一边回忆说:“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土房和驴子。如果不是闻到空气中的羊羔子膻气和烤羊肉的茴香味儿,我没法相信这是同一个地方。”


  喀什的大部分改变就像新疆其它地方一样,并不是由人口占多数的维吾尔族,而是由外地人推动的。一位民工说:“建筑不是个轻松的活,当地人都不会做。”


  原喀什地委副书记丁希滨向记者介绍说,喀什拥有“五大口岸,联通八国,一路通欧洲”的天然区位优势,而中国与中亚、南亚地区在经贸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升级,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向外投资的欲望加强,提供了天造地设的市场机遇。而对于中南亚国家来说,中国是理想的合作伙伴。从地理环境而言,尤其是中亚国家地处内陆,与海洋的最近距离也在1700多公里以上,喀什的这一优势正好为这些中亚国家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一条难得的坦途。


  据了解,2004年喀什已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通航,2005年喀什机场如能与中亚各国首都及印度新德里通航,喀什与中亚南亚各国就能基本实现“一小时空中经济圈”。此外,中亚地区是近年来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迅速增长的一个地区,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达130亿吨,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储量达120亿吨。同时这一地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排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从中亚、西亚特别是里海石油资源开发前景及中东石油运输来看,喀什还可成为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战略通道。喀什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但遍布商机的喀什并没有引来山东企业家的格外重视。喀什山东企业联谊会原秘书长刘渤江认为,山东企业家可能乡土思想重,跑这么远出来做的人不多,而且跟川渝、温州等商会比,差距较大。


  如今,在喀什商业领域上,温州人是最大的力量,在酒店、餐饮、商场、服装和零售市场都占了控制地位。一位当地官员告诉记者,温州商人大概在喀什及附近县市有8万人之多,对培育喀什市场功不可没,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非常明显,商业零售市场几乎占到了70%的份额。


  刘渤江说:“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山东企业渐渐多起来,而且具有一定规模。在喀什地区山东企业不少,但是有三个大棚不能叫做企业,像样的也不过百家。山东企业主要集中在建材和农业开发,这本就是山东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