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资本市场 >

联想“转身”

2009-10-22 22:12 《齐鲁周刊》/ 苏冉 /

  不久前,联想控股宣布引入民营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并全面阐释联想控股直投新战略。一位是中国商界“教父”,一位是国内资本大鳄,柳传志与卢志强有过无数次握手。这一次他们的手握在一起时,成就的是联想的又一次“转身”。


  联想的第一次转身在1993年。当时,联想曾成立职工持股会,并在以后的日子中拥有联想控股35%的股权,当时被视作联想民营化的第一步。而今天,联想成了实在的民营企业,如柳传志所言,民营的联想“准备向愿景出发了”。10月20日,以“变局思变,企业计算重装出发”为主题的第二届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也预示出联想的 “新愿景”。

 


 

 

又是一次“拐弯”


  还在8月初,一条来自联想控股的信息就曾震惊业界:联想控股的大股东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科控股”以27.55亿元价格转让联想控股29%的股份,挂牌价格27.55亿元,寻求金融、能源和房地产三个领域拥有上市公司股权受让者。


  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旗下有五大板块,分别是在香港上市的联想集团、神州数码,以及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置地。自2004年起,柳传志就将工作重心放在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置地的发展及上市上。由于认知的初衷可能出现了偏差,一些媒体对该事件的解读不可避免地“跑偏”了。


  事实是在中科院为其量身打造的受让条件护航下,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价格接手该部分股权,成为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转让完成后,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接替中科院的曾茂朝,升任董事长。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出任联想控股董事。


  据了解,联想控股的新股东泛海集团,是创建于1985年的一家大型民营综合性投资集团。作为惟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泛海以27.55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国科控股持有的联想控股29%股权,成为联想控股的第三大股东。即使这样,如今中科院仍是联想控股最大股东,国科控股仍占股36%。通常,按照中科院对旗下企业改制的要求,所有公司持股比例都要低于35%,但此次联想控股社会化改革,国科控股占股36%,这一个百分点保证了其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控股总裁邓麦村称:“审批过程中认为36%合适。”


  无论怎么说,泛海的加入都促使了联想的又一次“拐弯”。对此,柳传志称“最大的好处,就是民营机制进来以后,治理结构调顺了,可以向愿景进发,就可以更加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联想与泛海的“缘”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柳传志称“重要意义可与1993年联想成立职工持股会相比”。那一年,中科院计算所持有的联想股权部分上收到中科院,中科院同意联想创业老职工拥有分红权,这个比例35%的分红权为日后联想的股权变革埋下了伏笔。


  如今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和泛海的股份相加,占联想控股股份的64%,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对此,资深企业战略专家秦合舫认为:“联想和泛海的结合,相当于一个出人、出品牌、出管理,一个则有资源、有地盘、有执照,即用联想的人力资源和经营能力去耕耘泛海的‘地盘’”。只是,许多人不明白,联想为何一定要民营?


  早在联想实现国际化之后,由于“国有民营”这种特殊的股权安排,让联想遭遇了很多挫折,吃了不少苦头。“很多国际客户认为联想是一个国家控制的公司。”柳传志说,“我记得联想并购IBMPC不久,就在美国国务院有一个大单,后来美国一位议员说联想是国家控制的公司,结果这个单被撤销了。”


  2006年5月,美国国务院决定撤换900台由中国联想集团制造的电脑,这些电脑原计划安装在美国政府的机密电脑网络中,并有一部分已开始使用。当时,美国国会甚至有人要求将美国政府采购单上总共1.6万台联想电脑统统撤换掉。或许正因如此,谈及科学院出让股权时,联想集团总裁陈绍鹏也称要特别感谢科学院“非常先进和英明”的做法,这会进一步有助于改善联想集团在全世界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有助于联想“渗透到更深的领域,进入更多的国家”。


  “泛海加入以后,更能够从股份角度说明联想是一个民营企业,相信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联想集团国际业务是有好处的。”对于柳传志的这番话,亦有分析人士认为,泛海入股后以柳传志为代表的管理层已稳稳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联想也由此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卢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经过十几年长期积累,基本上联想把泛海看透了,泛海也把联想看透了;柳总把他看透了,他也把柳总看透了。似乎,联想与泛海之间造出了一种不解的“缘”。“泛海和联想之间、我跟柳传志或和联想的团队之间,都有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友谊。这个友情是在信誉当中建立起来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如果联想换一个领军人物,可能我们调查了解的深度就要大得多。”


  
再造一个“联想局”


  其实,除了民营这条主线,联想的转身还表现在它主营业务的变化上。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上世纪90年代的这句联想广告脍炙人口。一直以来,联想的PC业务是联想控股最核心的业务,某种程度上,PC就意味着联想。


  10月20日,以“变局思变,企业计算重装出发”为主题的第二届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在京举办。在本届论坛上,联想进一步阐述了其面向商用客户的IT应用价值主张-CEMS理念(CEMS是指成本Cost,效率Efficiency,管理Management,安全Security),即通过IT技术帮助商用客户降低IT总体使用成本、增加企业运营效率、加强IT系统的可管理性、消除安全威胁,从而实现商用客户IT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以CEMS理念为基础,联想展示了面向高端商务用户、中小企业、大型企业机构的商用IT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以商用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商用IT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际上,直到今天,依旧没多少人能够分得清楚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有什么区别,尽管后者九年前就拥有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及数家股权投资公司,甚至还有一家服务白领的快餐公司。联想控股官方网站上清楚显示着:“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司结构,目前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下属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间子公司。”


   而65岁的柳传志,如今似乎在选择一种“抛弃”。对这位联想创始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未来两年内联想控股约六成利润将来自旗下投资公司——弘毅投资和联想投资,以及一些投资项目的回报,而四成左右则来自联想集团。


  在柳传志心目中,希望联想能够成长为像通用电气、长江实业那样伟大的公司,“他们也做投资,但他们更是兢兢业业地做实业,并且同时在多个行业中占据了世界一流地位。”因此,“经过反复研究”,柳传志的联想控股将自己未来的投资方向定在了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以及与内需相关的行业这5大领域,“希望从中发掘出第二个联想集团”。


   《华尔街日报》亦对此称,中科院出售联想控股股份的决定可能反映了对个人电脑业未来的悲观看法。摩根大通驻香港分析师郭晓同样表示,尽管仍在继续增长,但这已不再是令人激动的行业了。他称中科院出售股份,将资金用于其它投资中很可以理解。


   联想转身很自然地会引发热议,尤其是联想的民营化改制和未来方向的转变,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选择在国退民进渐行渐冷的大背景下进行改制,恰恰是老柳的高明之处,否则如果太热,关注的人太多,反而不容易成功。”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亦有专家称,今天中国更深层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改制已无法绕开,让创业者突破各种限制敢于争取应得的回报,并以合乎规范的方式拥有股权激励,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2009年9月8日,65岁的柳传志和联想再次创造了中国新的企业产权改革历史。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面对联想的转身,称是柳传志在自己站的“最后一班岗上,为‘联想大家庭’布下了一个更大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