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国家牛市”救经济背后
政府催生的“国家牛市”不仅着眼于国内股市,也已经蔓延到了香港的H股。因为,香港的H股不仅占香港股市的半壁江山,而且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在H股上市,以及有更多的国内企业正准备到香港股市上市。
政府催生“国家牛市”救经济,不仅出台各种政策,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股市可炒作之题材。如互联网++、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所以,最近国内股市一浪高过一浪,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也赚得盆满盘满。
不过,政府催生的“国家牛市”不仅着眼于国内股市,也已经蔓延到了香港的H股。因为,香港的H股不仅占香港股市的半壁江山,而且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在H股上市,以及有更多的国内企业正准备到香港股市上市。如果能够把香港H股也纳入“国家牛市”,对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同样功不可没。
可以看到,在这一轮国内股市上涨过程中,尽管沪港通已经开通,但是其结果与预期相去甚远。香港H股好像成了中国股市遗忘的世界。不仅南下的资金很少,每天南下资金的交易额与规定的成交额度微乎其微,从而使香港H股很快就成了价值洼地。即AH股之间的差价不仅没有随着沪港通启动缩小,反之在扩大。即同一间上市公司,AH股之间的股市相差越来越大,香港H股的价格越来越低。
而在这种情况下,上个星期五(3月27日)收市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能交易指引》,让不同形式成立的公募基金,依法透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股市。这个星期一(3月30日),香港股市以1400亿元大成交急升,香港股市大势突然急转。短短的几日,中国保监会再放宽保险资金买香港股票的限制,也意味着中央政府不仅要催生国内市场的“国家牛市”,也已经把香港股市尤其是香港H股作为中国“国家牛市”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因为中央政府有此意图,国内及香港的投资者便纷纷涌入香港H股市场。
这个星期,香港股市连涨了4天。香港恒生指数4月6日再上涨192点,收报25275点,本周上涨789点或3.2%;H股指数4月6日上涨125点或1%,收报12663点,这个星期上涨765点或涨幅达6.4%,升幅为全球第二,仅次于升9%的俄罗斯股市。而且香港股市升势如虹,4月6日一度升破25400大关,创7年高位,大市交投也持续强势,主板成交达1247亿元,港股通成交继续创出新高达60亿元。
目前,国内公募基金持A股市值约1.5万亿人民币,私募基金3.5万亿人民币,保守估计,如果这些基金有5%的资金流入港股,就可能会增加港股的市场流动性2500亿人民币。如果有大量的流动性流入香港股市特别是香港H股,香港同样会催生“国家牛市”。这就是香港股市为何会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能交易指引》的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所在。
还有,保监会明确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保险资金更多的海外布局。在这种形势下,保监会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有关规定,拓展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范围,有利于推动保险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产多元化配置,分散投资风险,获取更稳定的投资收益,体现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政策意图。也就是说,保监会更是直接,就是希望通过香港股市让国内保险资金投资能够在全球配置,既可分散国内保险资金投资风险,也是保证国家经济战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可以看到,随着政府催生“国家牛市”向香港市场的延伸,国内资金流向香港市场是确定的。而这些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最为受益的应该是香港H股,大折让的AH差价股、估值便宜的H股,以及其他香港H股可能成为这股“牛市”的领跑者。投资者可密切关注。而且香港的H股将会随着国内“国家牛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同样会闻鸡起舞,而不是如早些时候那样仅为旁观者。也许新一轮香港股市的繁荣,才真正开始启动。
作者简介:
易宪容,经济学家,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2007年辞去职位。作为一位以“敢言”著称的学者,其辞职当时在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他还被称为“房地产平民代言人”,2010年被30万网民公推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著有《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经济学与经济的迷思》、《金融市场的震荡与发展》等。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