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试点扩容房价会跌吗?
“一直上不去的是股票,一直下不来的是房价”,这两件事可评为“让国人上火之最”。近日又传出“房产税试点真的要扩容”的消息,听了这么多次“狼来了”,这次真的来了吗?
“ 国五条”出台伊始,很多人就嗅到了这可能给火热的房产交易市场带来一丝寒意。然而,随着各类细则的出台,限涨、限价、限签等强硬手段仍难以阻挡房价继续上行。对此,有人调侃是“雷声大,雨点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70个大中城市中就有67个出现房价上涨,其中广州以2.1%的涨幅领涨全国。与此同时,北京、广州等地又出现地王抬头迹象。从多方面看,这一次调控并没有给“逆流直上”的房价当头棒喝。于是,针对存量住房征收房产税被寄予厚望。房产税在中国“破冰”两年后,最近又传出试点扩容的消息,各方开始密切关注。然而,喊了多次“狼来了”,却迟迟不见落实。
近日,媒体爆出“房产税开征‘杭州方案’”的新闻,让沉寂一个多月的“房产税扩容”再度被拉回群众的视野。正当大家热论“杭州方案”时,一则“房产税扩围据传锁定杭州,正式下发前一刻被叫停”的消息又泼了一盆冷水,让网友惊呼:这是闹哪样?这次紧急叫停,引发了大家对房产税的思考:房产税扩容,时机是否成熟?下一步改革该如何推进?围绕房产税的争论仍然不绝于耳。
房产税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国楼市经历几轮调控后力度在不断加大,政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但降房价的效果不如预期。社会各方都希望房产税的实行,能够有效遏制房价上涨,甚至有效挤出投机和投资泡沫,使大量有效房源得以走向市场,从而增加供给。同时,投资者持有成本大量增加以后,会进一步抑制购买需求,进而控制房价上涨。
听了那么多次“ 狼来了”,此次“房产税扩容”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证实。5月下旬,新华网援引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有关负责人的话:“国家正在考虑择机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今年会有具体动作。”这恰恰配合了近日被媒体爆出的“杭州方案”,进一步证明房产税扩容离我们更近了。
以前买的房子,房产税会不会征收到自己头上?不少“有房族”很担忧。目前看,不管是“杭州方案”,还是之前的重庆与上海,都没有针对普通房的“存量房”征收房产税。
对于社会各界建议征收“存量房”现象,有房族有话要说。房地产市场化后,取消了福利房,绝大多数人只好靠自己买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前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际,很多地方政府为鼓励消费,不断出台刺激楼市政策,比如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甚至有地方规定个人购房可享受政府补贴房款。正是这种种购房优惠政策,诱惑不少人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而当初购房时并没有房产税一说,现在却突然说要征税,让人不解。
“房产税扩容”对购房者来说,有房没房很重要。如果你已有一套普通住房,准备买第二套房产,无疑要交房产税,差距在于你需不需要再缴纳上一套房子的税。对没房子的人,目前看无需操心,因尚未有楼市降价端倪,建议静观其变,待“房产税扩容”落到实处再下手也不迟。
尽管最终国务院面对三部门会签的“杭州方案”,仍要求杭州房产税征收试点押后下发,但国务院同时表示,对“杭州方案”中涉及的征收方式、对象和范围,均没提出太大异议。只是提出要求,在继续完善“杭州方案”的同时,房产税试点征收扩围的方式,要采用“集中批准一批”,而不宜采用单个会签、单个批准方式。也就是说,“杭州方案”中针对增量住房征收、以户为单位划定免征面积、实行超标面积累进税率等内容,有望在下一批房产税试点扩围过程中,在其他城市推广。这样一来,你到底要为房产税掏出多少钱?
结合税法规定与“杭州方案”,房产税计算方法是: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10%或30%)×0.4%。如王某夫妇已有一套8 0平米的房子,试点后购进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10000元,均为普通住房。假定当时扣除比例为30%。按照“杭州方案”,超出人均60平米的免征面积外的房产面积将征收房产税。王某夫妇全部住房面积已超过人均60平米的免税住房面积标准。因此,他们新购住房中超出上述标准的部分面积,需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年需缴纳房产税2240元。
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大幅增长,百城住宅均价自去年5月以来连续7个月上涨,且涨幅持续扩大。同时,“地王”频现,房企拿地积极性高涨。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量、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3.2%、11.4%,一线城市增长更为明显。仅从这一连串“涨”字就能看出,尽管调控不断,但房价依然走高,这也是“房产税扩容”受到各方关注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市场人士对“房产税扩容”的作用并不乐观。
其实,房产税并非抑制房价神药,目前看其作用仍较弱。一旦推出,就将是一项长期的税收制度,短期内按这种模式扩大试点范围是可能的,但如果像欧美国家那样开征财产税类型的房产税,恐怕只能是中长期目标了。
作者简介:
邹雨萌,《投资与理财》杂志记者,注重投资与理财研究,先后发表有见地的文章多篇。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