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奢侈观”
奢侈品牌是成功的象征还是生活质量的体现?奢侈品消费者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还是盲目的炫耀?济南人能否突破传统“炫富”的心态,以一种成熟的消费行为诠释奢侈品的内涵?为此,本刊记者对几位购买过奢侈品的消费者进行了采访,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诠释自己的消费观。
济南泰国美食品牌Rain·润品牌创始人
刘媛:购买的是一种价值观
消费方向:雪茄
2008年,刘媛把地道的东南亚风情和正宗的泰国美食引入济南,以“慢生活”为理念创立“Rain·润”品牌之后,烟斗又成为她的目标,现在她又拿到了山东唯一指定授权,将正宗古巴雪茄、登喜路和卡斯特罗等世界顶级烟斗品牌引进济南。
对奢侈品消费,刘媛如此评价: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除了对物质的需求外,还有一系列的情感需求,拥有奢侈品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张入场券,他们不仅仅希望奢侈品牌给他们带来尊重,更希望通过奢侈品表达自己的感觉。“我的奢侈品消费者不是将奢侈品牌用作充实形象的道具或者支撑,而是作为表达个性的道具。”
“我喜欢一切Luxury的东西。”刘媛称,Luxury源自拉丁词源“闪闪发光”。“小时候老师就教育过我们动物都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因为它吸引人的目光,更何况我们贵为高级灵长目的人呢!”
刘媛认为,济南泉水绕城,温吞吞的生活节奏更适合我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去寻求一种慢慢放松、慢慢咀嚼的生活。成熟雪茄客的配置应该包括保湿箱、雪茄剪、裁刀、穿刺器、烟灰缸、旅行装羊皮套、长支无硫火柴、保湿盒、加湿器等等。“三分烟、七分养”,刚出品的雪茄还没有成熟,将在保湿盒里继续发酵成熟,所以离开工厂以后完全要靠懂雪茄的人来养。“真正懂行的人不会选择最贵的雪茄,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韩式整形美容医院院长
韩啸:一个男人在没有成功之前,一定要为了成功而穿衣
消费方向:名表
3000元,还不足以为一块顶级名表买单,却和女人满足珠宝虚荣心一样,是韩啸满足“机芯”爱好的开始——那是在2003年,韩啸在济南银座商城买下了他的第一个腕上奢侈品:一块简约到低调的浪琴表。
对美的执著追求给了韩啸巨大的成功,他的第二块表也许正印证了他此时的状态——那一定是奢侈到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满天星。
此后,岁月的积淀让韩啸领略到了奢侈不是隆重登场的故作姿态,也不强调个性的浮华与无病呻吟,因为就算是价值连城、高级定制的衣服也无法将男人装扮成神仙武士。但总要有一个配得起它们的灵魂,才能让人过目不忘,烙在心头。第三块表因此而生。不一定最奢侈,不一定最华丽,却必然最品质。“没人能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为了这句话,韩啸不惜代价,挑选值得保存的经典作品。
“我的第一个层次是为成功而着装。”这个阶段所对应的正是韩啸创业的初中期,“无论多穷,一定要穿一身时尚光鲜的衣服,即使是在全国各地打工时,我依然携带着几套体面的西装,冬天再冷也得穿三件套的西装,实在冻得没有办法时,他就在衬衫里套上一件保暖内衣,但这件保暖内衣需要事先找个裁缝于腰部收进一块,这样穿起来才不至于有伤西装之神雅。”
“力争几年内把衣橱里的衣服统统换一个遍。”但韩啸对许多人趋之若鹜的LV并不感冒,“它的LOGO太大了”。
济南某高校体育教师
孙国庆:品牌是一种商业宗教
消费方向:哈雷
什么是宗教?千百年来,人们依然没有给它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义。宗教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宗教的本质就是让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品牌的附加值也是如此。
挚爱哈雷的孙国庆把哈雷当做一种宗教。
“当你看到在纽约市长岛高速公路上数百名车手头扎深色丝巾、身着黑色皮衣、驾着哈雷摩托车呼啸而去时,你一定会为他们庞大的阵容及驾轻就熟的车技而折服。其实,这不是摩托车比赛,而是纽约市哈雷摩托车车迷们的例行活动。这些哈雷车迷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聚会活动,以表示他们对拥有哈雷车的感情。”
孙国庆认为,哈雷品牌的摩托车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崇拜者,毫不夸张地说,哈雷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摩托车爱好者的崇拜性品牌,它满足了这些人对自由与个性的向往,某种意义上哈雷这个品牌已经拥有了如宗教般的神奇魅力。
孙国庆告诉记者,哈雷是最好的“名牌宗教”的诠释,创造了一个将机器和人性融为一体的精神象征,并深刻地影响其目标消费群的衣着打扮、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哈雷的“法宝”就是:从制造第一辆车起就潜心致力于创造一种凝聚年轻一代梦想、反叛精神、奋斗意识的“摩托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哈雷除了是一个被物化了的品牌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这也正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