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华强造就地王,而非地王造就华强
■房地产商这一年·人物济南华强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2009年10月19日为人惊叹的“地王”,到2010年3月3日项目开工奠基,济南华强广场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昔日地王如今的情况如何?近日,《齐鲁周刊》记者专访了济南华强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飞。
2010年的关键词:神速
《齐鲁周刊》:能否给2010年华强广场的发展找一个关键词?
王晓飞:神速!
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自3月3日奠基,至12月华强广场在1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基础开挖、地下三层地下室、地面四层群楼的建设,从工程总量上来讲,已完成超过11万平方米的建设,接近总建筑体量的50%,华强广场电子专业卖场已全面封顶,这个速度可说是济南楼市“新最”。
目前,济南华强广场营销中心业已施工、装修完毕,将于近期对外开放。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预计公寓明年5月份封顶,写字楼于明年8月份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商场部分明年10月份即可实现开业。
《齐鲁周刊》:“神速”这个词形容工程进度很合适,但是对于华强广场整个项目来说是否适用?
王晓飞:速度说明什么?说明华强对该项目的操作已近驾轻就熟,或者说胸有成竹。华强自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经营理念,我们将这种成熟、且已取得成功的模式复制到济南来。当然,济南本地的因素会充分考虑。
目前华强广场的营销工作还没有开始,招商刚刚起步,通过华强的原有客户资源和济南本地拟与华强在此项目上合作的登记商家就已达五千多家,华强在电子商家中的品牌认知度还是很高的。
《齐鲁周刊》:即使是目前登记的商家华强广场也不可能全部准入。我们招商有何原则?
王晓飞:在招商及运营工作中讲求门当户对,讲求“引得来,做得活”。我们在客户选择上将十分苛刻,除了必须与我们所规划的电子产品门类相符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实力和良好的口碑。
环渤海的辐射力
《齐鲁周刊》:2009年10月19日,经过89次举牌竞拍,华强以6.57亿元的天价造就了当时的济南地王。现在看来,地王效应是否具有持续作用?
王晓飞:地王这个词很唬人。但是它并非唯一,也非终生制,华强所造就的地王很快便被其他新生的地王所代替。但是人们依然关注这个地块的工程进度和施工情况。
与其说人们关注“地王”,不如说是大家关注华强。实际上,是华强这个品牌造就了地王,而非地王造就了华强。
《齐鲁周刊》:提到华强广场的进驻,就必然会想到山大路产业升级这一个话题。您觉得华强所起到的作用最直观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晓飞:山大路是济南的中关村,但其在产业内涵,在配套服务,在研、产、销完整产业链等各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华强广场的建成将极大地弥补山大路在产业内涵、软件服务、配套硬件等各方面差距。
首先,在产业内涵方面,将极大地丰富电子信息产业内涵,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扩展产业辐射。其次,在软件服务方面,华强广场会引入华强集团三十年改革开放经验及深圳华强电子世界先进经营服务理念。再者,就是关于硬件配套方面的改造升级。山大路现有电子卖场因时间原因已显陈旧,部分设施已十分老化,而华强所提供的是一个全新的五星级的产品展示、交易的营商场所,通过在设施设备、装修、动线优化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全面提升商业档次,引领山大路硬件设施改造升级。
济南最特殊的综合体
《齐鲁周刊》:目前,济南已经渐渐进入“综合体时代”。万达广场、恒隆广场、绿地普利中心等相继建立,它们同样以“城市综合体”的身份出现。与这些综合体相比,华强的位置是否占优势?在这些“城市综合体”中,华强又有何特殊之处?
王晓飞:在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1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其规模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一批重点项目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这些综合体中,济南华强广场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首先,华强并不像有的综合体项目一味追求规模;第二,华强广场突出产业特色,包括电子元器件、安防、电脑、通讯、数码、动漫等电子信息产业突出。
城市综合体大多是多种业态和功能的组合,但是彼此之间少有关联。就好像,在一般百货商场工作的人们很少去租住它上面的公寓。华强广场是一个产业综合体项目,联动性非常强。写字楼的定位是以电子信息类企业为核心的大企业总部基地,小户型公寓定位是以电子信息类中小型企业办公展示为主和兼具配套为高端人士居住功能的商务公寓。写字楼中的工作者出门走一圈就可以获得市场信息,进而将其运用到产品研发中。而采购工作则能够在本地一站式购齐。
另一方面,产业规划决定投资空间,多种产品功能意味着有更广泛的目标客群,华强商务公寓不仅具备一般公寓办公、居住、投资的三大功能,更具备电子专业卖场的延伸价值—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功能,这是一种将公寓与卖场的投资优势相结合的商铺化公寓。更形象一点,在华强发展的商家依靠铺面揽客,但是他的办公、产品展示甚至小型研发可以在公寓和写字楼中进行,也许那里完成的交易反而更大也更多一些。
相关阅读:
|